北京农商银行坚持风险创造价值 资产质量连续十年保持优良

北京农商银行坚持政治引领,紧跟国家发展战略,积极践行首都金融责任担当,始终坚持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理念,积极推进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,构建风险偏好及限额策略、投融资政策体系,深入推进现代商业银行风险计量工具研发,推动从单一的防范风险向经营风险转型发展,不良贷款率连续十年保持在1%左右,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率达0.92%,较年初下降0.14个百分点,资产质量优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,为北京农商银行稳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
深化机构改革,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

落实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,北京农商银行围绕三大支柱框架,深入推动组织架构调整和机构改革,积极打造与自身经营发展战略、经营目标和风险现状相匹配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。尤其是制定服务乡村振兴五年发展规划,并在董事会层面下设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专班,将核心价值嵌入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顶层设计之中。


(资料图片)

完善顶层设计,发挥政策统筹引领

该行搭建起涵盖信用风险、市场风险、操作风险等十大类专业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;建立了涵盖11项风险偏好指标、51项风险限额指标、18项行业细分指引的政策体系,以“五子联动”和“乡村振兴”为核心主题,着力在普惠小微、“双碳”战略、科创、“两区”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差异化政策导向,推动以价值创造为重点的全行业务结构合理布局;在实践中注重实质大于形式,注重责权利对等。

完善机制建设,增强风险管控质效

全面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,该行持续优化风险管理机制建设,构建统一授信管理体系,再造三位一体规范基本操作流程并不断优化完善,推动形成20项授信测算模型、13项管理流程;首创分层授权体系,覆盖评级、授信、业务等全流程环节,并将4个层级审批人和23家分支行全部纳入授权范围;创设机构标准运行体系,打造模压式代培和链式代培双培养机制,实现对公授信业务审查审批标准全覆盖,涵盖行业、客户、产品三大维度38项。

创新计量手段,提升智能风控水平

下大力气加强风险管理模型工具建设,着力提高数字化智能风控水平。该行在构建覆盖公司、金融机构27个客户评级模型的基础上,深入推动面向价值创造的风险计量工具建设,创新投产小微企业债项评级模型,研发“小微工具箱”模型规则,为累计近2000户小微企业创新准入渠道,建设专精特新企业模型,全面助力小微企业、民营经济和科创企业发展。深化风险调整后收益(RAROC)模型应用,宣贯风险收益平衡导向。

推进数字转型,加强数据系统建设

该行逐步优化完善风险管理基础设施,为更高质量发展筑牢数据系统根基。先后投产对公信贷管理系统和统一授信和基本流程系统功能,以系统建设助力信贷管理体系重塑落地;并推动系统功能持续完善,截至目前,已建成包含17大功能模块,25条不同场景审查审批流程,5大类116项业务参数,前中后台共用共享的对公信贷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。与此同时,还先后投产风险加权资产计量(RWA)、内部评级、减估值、市场风险管理等系统,助推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再上台阶。

强化队伍建设,推行专业分级管理模式

不断深化能力建设,北京农商银行用6年时间锻造风险管理条线专业人才队伍体系。创建准入退出、日常管理和分级考评的科学管理机制,完成1004名风险管理条线人员的专业资格认证,并运用于人力资源、绩效考核、专业技术序列等领域。首次实现了农商行风险管理条线人员持证上岗,全面开启了风险管理条线专业人员分级管理的新局面,有效实现了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,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员基础进一步夯实。

深化存续期管理,夯实资产质量根基

该行纵深推进法人客户存续期在业务品种(信贷、非信贷)以及发放后周期各环节的全覆盖管理,经营风险、驾驭风险的能力显著提升。以落实监管新规为契机,重塑资产风险分类管理架构,对标新规梳理存量客户,完善金融资产减值测算工作机制,构建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框架,运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,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算,提高整体抵御风险能力。早动手、早推动,研究制定潜在风险贷款客户名单制管理机制,强化存续期管理主体责任,组建质量管理专班,启动分层督导、分级清收机制,前瞻性开展风险管控。

践行责任担当,有序推进不良资产清收处置

在化解历史包袱过程中,该行积极尝试利用现有政策,立足自主清收,积极开拓处置思路,挖掘不良贷款处置潜力,化解农村历史债务,优化农村信用环境,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政策引导精准发力,重构保全制度体系,完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,推动构建更加规范标准的资产处置体系。推动构建多元处置框架,通过研讨会、推介会、线上线下沟通会等多种形式,积极探索与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、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合作,拓宽市场化处置渠道。以纳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银行为契机,制度建设与业务筹备双线准备,积极推动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,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。十年间,该行综合运用清收、转让、诉讼、重组、减免、核销等多种手段,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过85亿元,历史遗留的存量不良贷款基本处置完毕。通过减免方式化解历史遗留问题,惠及全市49个乡镇、159个村;本着“尊重历史、有效处置”原则累计处置抵债资产140余宗14亿元,有效盘活闲置土地资源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。

关键词: